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在板块理论建立的同时,对变形岩石和矿田构造作定量分析以替代定性分析的有限应变测量方法也建立了起来.定量分析的主要标志是将摩尔圆方法从力学引入到地质学,同时也引入矿田构造分析中,并且得到改进与发展.有限应变摩尔圆为分析岩石大变形而建立,极摩尔圆随后为分析广布于野外岩石中的一般剪切变形而建立.我国著名学者李四光在此之前将应力摩尔圆和库仑准则从力学领域介绍到构造地质学,尔后一些中国学者为改进和发展极摩尔圆方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以浅显的方式解释摩尔圆的基本概念和作图方法,附带做些练习和解答.
推荐文章
极摩尔圆法计算二维平均运动学涡度
平均运动学涡度
极摩尔圆
有限应变
剪切类型
在CorelDRAW平台上进行Fry法有限应变测量的新技术
Fry法
有限应变测量
CorelDRAW
VBA
计算机制图
显微构造
变形构造分析的定量化与摩尔圆的引用与发展
变形构造分析
摩尔圆
有限应变摩尔圆
极摩尔圆
一般剪切
富蕴地区阿尔泰造山带有限应变测量和应变恢复
阿尔泰造山带
应变测量
应变恢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限应变测量的关键原理——摩尔圆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 有限应变摩尔圆 极摩尔圆 一般剪切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7-494
页数 分类号 O39|P54
字数 82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11.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臣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1 458 12.0 21.0
2 吕古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15 1146 19.0 27.0
3 刘德良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7 298 9.0 17.0
4 任宏 2 10 2.0 2.0
5 刘瑞殉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4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
有限应变摩尔圆
极摩尔圆
一般剪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