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陈望道1891年生于浙江义乌分水塘村,1915年赴日本留学。1920年春到上海应陈独秀邀请担任《新青年》编辑;8月,与陈独秀等一起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推荐文章
论《共产党宣言》与党的先进性
<共产党宣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先进性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的第三维度
《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发展生产力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共产党宣言》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共产党宣言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共产党宣言》对社会主义流派辨析及时代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流派
国际工人运动
时代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陈望道柴屋译《共产党宣言》
来源期刊 红广角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 共产主义小组 《新青年》 中国共产党 地方委员会 校务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红色经典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4
页数 分类号 G47
字数 15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
共产主义小组
《新青年》
中国共产党
地方委员会
校务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广角
双月刊
1672-3570
44-1676/K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明路13号华普广场东塔7楼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