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和多年生植物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黑麦草(Lolium perenne)、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杂三叶(Alsike clover.)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温室条件下采用密度添加系列设计,研究了5种植物在不同密度下对薇甘菊幼苗的竞争效应,为薇甘菊生物替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5种受试植物及其不同种植密度对薇甘菊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具有极显著影响(P<0.001),但两者互作除对薇甘菊幼苗的株高显著影响外,对其幼苗的生物量和分枝数均无显著影响.(2)同等密度条件下,供试5种植物中的黑麦草和黄花蒿对薇甘菊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的抑制作用最强,高羊茅次之,杂三叶和紫花苜蓿对薇甘菊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弱.(3)5种植物与薇甘菊混种组合中薇甘菊的相对产量(RY)均显著小于1,说明供试5种植物对薇甘菊的种间竞争作用强于其种内竞争;不同密度的黑麦草、黄花蒿和高羊茅与薇甘菊混种,3种竞争植物的竞争平衡指数(CB)均显著大于O;而杂三叶和紫花苜蓿仅在其与薇甘菊的混种密度分别大于200和300株/m2时,其竞争平衡指数(CB)大于O,而低密度时均小于0;说明供试5种植物中,黑麦草、黄花蒿和高羊茅的竞争能力强于薇甘菊幼苗,而杂三叶和紫花苜蓿在低密度条件下的竞争能力较薇甘菊幼苗弱.可见黑麦草、黄花蒿和高羊茅有望被作为替代竞争植物用来对薇甘菊进替代控制.
推荐文章
红薯对薇甘菊的竞争效应
薇甘菊
红薯
竞争效应
替代控制
不同生境薇甘菊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
薇甘菊
生物入侵
土壤种子库
幼苗库
五爪金龙对薇甘菊的化感效应研究
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Sweet)
化感作用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
入侵藤本薇甘菊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
薇甘菊
铝毒
土壤pH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微量元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密度五种植物对薇甘菊幼苗的竞争效应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薇甘菊 高羊茅 黑麦草 黄花蒿 杂三叶 紫花苜蓿 替代控制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804
页数 分类号 Q948
字数 5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11.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付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43 441 13.0 17.0
2 徐高峰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8 309 11.0 16.0
3 李天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3 256 10.0 15.0
4 张玉华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3 257 10.0 15.0
5 申时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1 231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0)
共引文献  (256)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38)
二级引证文献  (103)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3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薇甘菊
高羊茅
黑麦草
黄花蒿
杂三叶
紫花苜蓿
替代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