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瞬时源函数法和势的叠加原理,采用空间和时间的离散技术,建立简化的大斜度井油藏渗流模型,并通过与传统模型对比验证新建模型的准确性.根据油藏-井筒耦合关系,建立大斜度井流入动态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无限大顶底封闭油藏大斜度井在定产量生产过程中,井斜角和储层厚度对流入动态的影响在早期径向流阶段最小,在中期过渡流阶段逐渐增大,到晚期拟径向流阶段达到稳定;储层越厚,井斜角越大,井底势降越小;储层越薄,井斜角越大,端部效应越强;井简两端较大的边界影响是导致大斜度井与水平井流入动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各向异性油藏大斜度井入流动态
各向异性
大斜度井
入流动态
油藏-井筒耦合
大斜度井测井资料处理方法
大斜度井
线性插值
测井资料
实际垂直深度
最小曲率半径法
井眼轨迹
大斜度定向井中靶评价方法
大斜度井
方位
位移
圆柱螺线插值
井眼轨迹
立体靶点评价
气水同产井瞬态流入动态关系曲线探讨
气井
两相流动
流体流动
二项式
曲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板状油藏大斜度井流入动态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藏 大斜度井 流入动态 油藏-井筒耦合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钻采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4
页数 分类号 TE355
字数 44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005.2011.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存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29 62 4.0 5.0
2 王海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7 23 3.0 4.0
3 薛世峰 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54 270 9.0 13.0
4 仝兴华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12 8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藏
大斜度井
流入动态
油藏-井筒耦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