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患"红嘴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肝脏和眼睛内分离到20080602DW1和20080602DY1两株优势菌.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这两株菌对大菱鲆幼鱼有较强的治病性,将0080602DW1和20080602DY1按0.1 mL/尾的剂量腹腔和肌肉注射,皆可引起感染鱼100%的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两株细菌的16SrDNA测序结果在GeneBank进行序列对比分析,并采用MEGA4软件进行系统发育树评估,初步确定两种株菌均为希瓦氏菌属的种类.
推荐文章
养殖大菱鲆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大菱鲆
腹水病
病原
鲨鱼弧菌
大菱鲆弧菌
大菱鲆内脏结节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大菱鲆
结节
海分枝杆菌
鉴定
斑石鲷卵鞭虫病病原的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斑石鲷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核糖体DNA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山东省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种的系统发育分析
玉米穗腐病
拟轮枝镰孢菌
分离频率
遗传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菱鲆红嘴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来源期刊 河北渔业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菱鲆 红嘴病 希瓦氏菌 16SrDNA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
页数 分类号 S943
字数 20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6755.2011.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国华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52 170 7.0 9.0
2 高晓田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2 100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菱鲆
红嘴病
希瓦氏菌
16SrD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渔业
月刊
1004-6755
13-1145/S
大16开
河北石家庄市裕华东路96号
18-23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5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