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往往被认为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关,而传统的放牧管理乡土知识却有逐渐被研究者遗弃的趋向.为搜集、挖掘一些长期以来牧区、半农半牧区及少数民族居住区的放牧管理乡土知识,总结提出一整套科学、合理、实用的放牧方法提供实践材料,以此提高畜牧业生产力.通过深入两个牧区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两个半农半牧区县(甘肃永昌县、甘肃景泰县)进入多家农牧户家中采访、座谈,挖掘他们的先辈以及他们多年来的传统放牧经验.挖掘的乡土知识包括:放牧时间、放牧方式、不同季节的放牧方法、疾病预防与治疗等许多内容.认为应该认真总结传统的乡土知识对农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潜在积极作用.
推荐文章
传统放牧模式下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藏系绵羊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青藏高原
生命周期原理
藏系绵羊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内蒙古牧区牧户委托放牧行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牧户
委托放牧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内蒙古牧区
基于海量牧区羊群轨迹的区域属性挖掘研究
轨迹挖掘
轨迹划分
聚类
草原畜牧业
云计算
天山自然遗产地亚高山草甸放牧管理方式比较
放牧方式
天山
亚高山草甸
物种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牧区放牧管理传统乡土知识挖掘
来源期刊 草业与畜牧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乡土知识 放牧管理 牧区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分类号 S81
字数 26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403.2011.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根柱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31 260 9.0 14.0
2 周学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65 593 14.0 20.0
3 苗小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26 250 9.0 14.0
4 杨红善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24 199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乡土知识
放牧管理
牧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学
双月刊
2096-3971
51-1777/S
大16开
成都郫县犀浦四川省草原研究院
62-25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2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2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