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食品科技       
摘要:
为找到导致2002年以来中国南部沿海鲍鱼养殖大量死亡的原因,利用胰蛋白培养基或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培养基从2003年汕尾发生病害的鲍鱼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具有致病性的细菌.经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及与特征溶藻弧菌ATCC17749比较,此菌株为溶藻弧菌.经感染试验证明其对鲍苗的半致死量为1.58x 104 CFU/mL,感染的病鲍苗与自然发病的症状相同,且从中也可用TCBS等培养基分离出此菌.结果显示溶藻弧茵是鲍苗的致病菌,菌株浓度达到104 CFU/mL就可以导致九孔鲍的死亡.
推荐文章
一株溶藻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的分离鉴定及溶藻活性初探
溶藻细菌
链状亚历山大藻
交替假单胞菌
赤潮
饥饿胁迫对九孔鲍免疫防御因子的影响
九孔鲍
饥饿胁迫
免疫应答
抗感染力
副溶血弧菌
一株大黄鱼致病性溶藻弧菌的分离鉴定与毒力相关基因分析
大黄鱼
溶藻弧菌
16S rDNA
致病性
毒力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株溶藻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九孔鲍苗的致病性
来源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学科
关键词 九孔鲍苗 致病菌 溶藻弧茵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9-1174,1161
页数 分类号 S944.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078.2011.09.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俊鹏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120 1123 17.0 26.0
2 温其标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161 2532 28.0 40.0
3 王志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25 438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九孔鲍苗
致病菌
溶藻弧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食品科技
月刊
1673-9078
44-1620/TS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3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