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适宜的配水量对改善铁矿粉的制粒效果起重要作用。为建立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合理的方法,提出了铁矿粉湿容量的概念,即单位质量的矿物在自然堆积的状态下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并开发出相关测试设备。利用该方法对来自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5组混合料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每组混合料的湿容量。在实验室规模的设备上进行了5组混合料在不同配水量条件下的制粒实验,并对其透气性进行了检测,得到了每组原料的最佳配水量。对比每组混合料的湿容量和最佳配水量发现:两个参数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湿容量大的混合料需要配加更多的水后料层才能达到最佳的制粒效果。还对料层的透气性和粒度分布关系做了讨论。实验发现随着加水量的增多,颗粒制粒后的粒度逐渐增大,料层的透气性先增大后减小。
推荐文章
非地转湿Q矢量分析及其在暴雨过程中的应用
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
湿Q矢量
非地转ω方程
韧性概念及其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韧性概念
儿科护理
应用
土壤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争议
土壤多样性
土壤全球分布
空间变异
丰富度
均匀指数
Shannon指数
硫铁矿制酸中的余热回收
硫铁矿制酸
余热利用
节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铁矿粉湿容量的概念及其在制粒过程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铁矿粉 湿容量 制粒 透气性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0
页数 分类号 TF046.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晨光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1 1132 17.0 25.0
2 邱贵宝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7 565 14.0 21.0
3 黄润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56 6.0 7.0
4 吕学伟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7 306 10.0 14.0
5 黄小波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48 5.0 6.0
6 雷磊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矿粉
湿容量
制粒
透气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82X
50-1044/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78-16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