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槲皮素(1)、槲皮苷(2)、异槲皮苷(3)、香草酸(4)、3,4-二羟基苯甲酸(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豆甾醇(8)、麦角甾醇(9)、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0)、硬脂酸(11)、棕榈酸(12)、白附子脑苷B(13)和虎杖苷(14).其中,化合物1、9、10、13和1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推荐文章
西双版纳不同种质阳春砂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阳春砂仁
种质类型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西双版纳
阳春砂仁的酚性成分研究
阳春砂仁
化学成分
不同产地阳春砂仁药材的质量差异研究
阳春砂仁
产地
生长环境
质量分数
不同品种砂仁挥发性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阳春砂
绿壳砂
缩砂
色谱指纹图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阳春砂仁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阳春砂仁 黄酮 有机酸 甾醇 脑苷 二苯乙烯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1024
页数 分类号 R284.2
字数 6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80.2011.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熙强 9 87 5.0 9.0
2 斯建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37 719 14.0 26.0
3 李宗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2 29 2.0 2.0
4 沈连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4 53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阳春砂仁
黄酮
有机酸
甾醇
脑苷
二苯乙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