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检测创伤伤口分泌物中产气荚膜梭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气性坏疽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新手段.方法以产气荚膜梭菌16S rDNA基因序列为模板,在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以PCR扩增产物重组质粒作为定量检测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对荧光定量PCR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所建立方法检测产气荚膜梭菌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创伤弧菌等23种相关细菌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以纯菌计达9×102cfu/ml,相当于9cfu/反应.反应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整个操作过程仅需3h.5例创伤可疑分泌物样本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完全一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灵敏、快速,可用于创伤伤口分泌物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日常检测以及战时和突发事件时的批量应急诊断.
推荐文章
伤口分泌物涂片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产气荚膜梭菌快速诊断的意义
气性坏疽
伤口分泌物
涂片
显微镜检查
实时荧光定量PCR
梭菌,产气荚膜
伤口分泌物涂片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产气荚膜梭菌快速诊断的意义
气性坏疽
伤口分泌物
涂片
显微镜检查
实时荧光定量PCR
梭菌,产气荚膜
A型产气荚膜梭菌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A型产气荚膜梭菌
小鼠
感染模型
小儿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临床分析
小儿
梭菌
产气荚膜
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伤口分泌物中产气荚膜梭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梭菌,产气荚膜 气性坏疽 聚合酶链反应 DNA,核糖体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7-1030
页数 分类号 R633.20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林海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 1 3 1.0 1.0
2 石玉玲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 1 3 1.0 1.0
3 陈丽丹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 1 3 1.0 1.0
4 曾兰兰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 1 3 1.0 1.0
5 王露霞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 1 3 1.0 1.0
6 孙朝晖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 2 4 1.0 2.0
7 何洁静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 1 3 1.0 1.0
8 陈建芸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梭菌,产气荚膜
气性坏疽
聚合酶链反应
DNA,核糖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月刊
0577-7402
11-1056/R
大16开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2-74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1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