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对颈动脉狭窄及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54例有临床缺血症状的患者行CE-MRA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将其颈动脉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E-MRA对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但阳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2%、91.89%、5.88%、8.11%和92.59%;对狭窄程度进行分级后再次进行准确性的比较,发现CE-MRA对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假阳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7%、80.95%、8.33%、19.15%和83.33%;将正常血管剔除后进行狭窄程度准确性比较,其诊断符合率为55%.结论 CE-MRA可作为颈动脉狭窄的一种筛查手段,但仍无法准确评价颈动脉狭窄的程度.
推荐文章
高场强3D CE-MRA在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研究
高场强3D CE-MRA
DSA
颈动脉狭窄
双流高压注射器进行低浓度对比剂CE-MRA在头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血管成像
头颈动脉
钆对比剂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双流高压注射器
肾动脉狭窄的CE-MRA和CTA的对照性研究
肾动脉狭窄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
DSA
CE-MRA与3D-TOF MRA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价值间接比较的Meta分析
椎基底动脉狭窄
磁共振血管造影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E-MRA在颈动脉狭窄中诊断价值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狭窄 诊断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头颈部放射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3-1436
页数 分类号 R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金升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内科 123 723 14.0 20.0
2 张晓燕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内科 23 78 4.0 7.0
3 石向群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内科 117 659 13.0 20.0
4 张志强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内科 40 168 8.0 10.0
5 尹榕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内科 41 128 6.0 9.0
6 侯雪湄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内科 16 97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狭窄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