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通过大田小区对比实验,探讨了鸭稻共作对水稻植株生长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鸭稻共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稻植株的高度和水稻地上部的生物量,但增大了水稻地下部的生物量和根冠比,有利于水稻地下部根系的发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同时,鸭稻共作能提高水稻中后期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可防止水稻在后期的过早枯黄与衰败,从而增强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性能及其持续时间;鸭稻共作还能够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减少空(秕)粒数,提高水稻的实粒数和结实率,从而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鸭稻共作生态技术的生产实践与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稻鸭共作对水稻部分株型结构指标的影响
稻鸭共作
株型结构
叶开角
松散度
叶面积指数
披垂度
稻鸭共作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试验
水稻
鸭子
水稻纹枯病
防控效果
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稻鸭共作
水稻
稻米品质
稻鸭共育对水稻生长后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水稻
稻鸭共育
产量
干物质积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鸭稻共作对水稻植株生长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影响
来源期刊 资源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鸭稻共作 生长性状 产量性状 叶绿素含量 根冠比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3-1059
页数 分类号 S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家恩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265 6661 40.0 74.0
2 许荣宝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11 306 11.0 11.0
3 赵本良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29 219 10.0 13.0
4 全国明 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 1 2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3)
共引文献  (25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63)
二级引证文献  (15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5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20(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鸭稻共作
生长性状
产量性状
叶绿素含量
根冠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科学
月刊
1007-7588
11-3868/N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82-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0
总下载数(次)
15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