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选择华北地区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制度,冬小麦设置90、135、180 mm等3种灌水量.冬小麦收获后,播种夏大豆,夏大豆设置30 cm等行距、"20+40"cm大小行、"20+40"cm垄作3种种植方式.研究了底墒和种植方式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灌溉能够明显影响夏大豆播种时的土壤蓄水量(底墒).随冬小麦灌水量的增加,夏大豆播种时底墒改善,180 mm和135 mm较90 mm处理明显提高了夏大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指数、F0、Fv及φPSⅡ,增产效果显著.180 mm较135 mm处理增产效果不显著,且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夏大豆种植方式也能明显影响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指数、F0、Fm、φPSⅡ、Fv/Fm、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具体表现为:"20+40"cm垄作>30 cm等行距>"20+40"cm大小行.综合评价,冬小麦135 mm灌水量条件下,夏大豆采用"20+40"cm垄作是生产上可行的栽培模式.
推荐文章
株行距配置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株行距配置
夏大豆
光合特性
产量
冬小麦施氮水平对后茬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夏大豆
施氮水平
光合特性
产量
氮肥后效
种植密度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
种植密度
光合生理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底墒和种植方式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底墒 种植方式 夏大豆 光合特性 产量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78-3487
页数 分类号 S56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9)
共引文献  (531)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墒
种植方式
夏大豆
光合特性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