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TRFIA和ELISA法测定206例我院消化科和感染科病人血清标本的HBsAg的定量及定性结果,并对其中的高、中、低HBsAg浓度标本各20例重新进行两种方法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206例标本中,血清HBsAg阳性TRFIA法98例,ELISA法85例,两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P<0.01).两法符合率为93.69%.②高、中浓度标本两法测定HBsAg阳性均为20例,两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低浓度标本中HBsAg阳性TRFIA法20例,ELISA法14例,两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TRFIA法阳性检出率要高于ELISA法.结论 采用TRFIA法定量检测HBsAg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宽,在低浓度标本检测中更具优势,更具有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指标
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
差异
临床意义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直接测定雌二醇
雌二醇
单克隆抗体
洗脱增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病毒
标志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乙肝HBsAg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表面抗原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6-408
页数 分类号 R446.6
字数 17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11.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丽 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14 66 5.0 8.0
2 蔡军 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22 8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表面抗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