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忽略黏性项,采用椭圆型角隅函数对Mohr-Coulomb准则进行三维化,建立了适合于无黏性土的三维强度准则,该准则能合理反映峰值内摩擦角随中主应力比的变化特性.以垂直与平行于土体沉积面方向的强度之比引入层状各向异性系数,并根据主应力轴与土体沉积面方向关系修正角隅函数,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层状各向异性无黏性土的三维强度准则.通过研究其偏平面形状及峰值内摩擦角与中主应力比关系随层状各向异性系数的变化特性,表明该准则描述层状各向异性无黏性土强度的适用性.通过预测两组砂土真三轴试验结果,进一步地证实所提出强度准则的合理性.
推荐文章
基于SMP的岩土各向异性强度准则
强度准则
各向异性
强度峰值
空间滑动面
层状各向异性地层三维感应测井响应快速反演
三维感应测井
各向异性地层
测井响应
一维反演
高斯-牛顿优化
快速反演
柱状节理坝基岩体三维各向异性数值分析
柱状节理
各向同性
各向异性
拱坝
坝基
2050铝锂合金板材拉伸力学 性能三维各向异性
2050 Al-Li合金
轧制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织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层状各向异性无黏性土三维强度准则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黏性土 强度准则 层状各向异性 中主应力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短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5-9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4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玺琳 45 338 12.0 17.0
2 黄茂松 271 5233 39.0 59.0
3 钱建固 64 747 15.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黏性土
强度准则
层状各向异性
中主应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1000-4548
32-1124/TU
大16开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28-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7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9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