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的眼表改变,为进一步了解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理过程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51例(72眼)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者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治疗,分别于首次就诊当天、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行患眼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显示:首次就诊当天为(7.6±2.7)mm,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分别为(5.8±2.7)mm、(8.8±3.5)mm、(9.3±2.4)mm、(11.9±3.4)mm,与正常人群12.5 mm比较,治疗后1周、2周、3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结果显示:首次就诊当天为(6.8±3.0)s,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分别为(6.2±2.6)s、(8.6±3.6)s、(8.4±4.0)s、(24.3 ±3.9)s,与正常人群25.0 s比较,治疗后1周、2周、3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显示:首次就诊当天阳性49眼,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阳性分别为50眼、36眼、30眼、10眼.结论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发病时及治疗恢复过程中会出现干眼症状的眼表改变,在治疗中可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改善.
推荐文章
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贝西沙星
贝西沙星
细菌性结膜炎
制备方法
作用机制/耐药机制
抗菌活性
药动学与药效学
临床研究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最新病原学分析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培养
表皮葡萄球菌
联合颞部注射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颞部皮下注射
临床治疗效果
板蓝根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临床疗效研究
板蓝根滴眼液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的眼表改变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眼表改变 药物治疗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1-8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7.3
字数 37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海凤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 18 108 6.0 9.0
2 朱晓谦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 14 65 5.0 7.0
3 宋建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64)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眼表改变
药物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