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Prugniaud株弓形虫感染小鼠后脑的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及包囊的形成.方法 弓形虫Prugniaud株10个包囊/只鼠(0.5mL)经腹腔感染40只ICR小鼠,对照组22只小鼠接种同等量的PBS,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并于感染第5d、10d、15d、20d、25d、30d、60d、90d、120d、150d和180d剖杀小鼠,取脑组织制作切片,作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时提取脑组织DNA,用PCR法扩增弓形虫B1基因特异性片段.结果 经腹腔感染小鼠从第6d开始出现食欲减退、耸毛、怠惰、抖动、腹泻及死亡等临床症状,死亡率为15%,第20d后症状开始减轻.HE染色镜检在感染第5d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第10d起见明显的神经元变性、卫星现象及噬神经现象,第15d起见神经胶质结节及较小的弓形虫包囊,第20d起珠网膜下腔见炎症细胞浸润,第25d起见血管套现象,第90d时珠网膜下腔见肉芽组织,第120~180d观察到弓形虫包囊、神经胶质结节及珠网膜下腔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共存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感染第10d脑组织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发现弓形虫抗原颗粒,以后随着包囊增多抗原开始逐渐减少.PCR法从感染第10d至180d小鼠脑组织中均检测到弓形虫B1基因特异性片段.结论弓形虫Prugniaud株感染小鼠后速殖子可在几天内侵入脑,但出现包囊的时间可晚至15d,该虫可导致小鼠脑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和非特异性脑膜脑炎的病理改变.15d以后随包囊形成脑组织病变逐渐减轻,但包囊可存在于脑组织中达180d.
推荐文章
鸡人工感染弓形虫病的组织学病理变化
鸡弓形虫病
石蜡切片
HE染色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PRU株弓形虫感染小鼠后脑组织免疫病理的研究
弓形虫PRU株
免疫病理
细胞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弓形虫Prugniaud株感染小鼠后脑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弓形虫 包囊 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化 B1基因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6-800
页数 分类号 R382.5
字数 45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11.09.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怀恩 贵阳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110 773 14.0 22.0
2 吴升伟 贵阳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11 56 5.0 7.0
6 葛爽 贵阳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2 13 2.0 2.0
7 李小燕 贵阳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弓形虫
包囊
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化
B1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相关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xi Province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