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 样本来自成都、都江堰、北川、汶川等地,分别选取受地震影响严重的12所中、小学,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C),调查上述学校儿童青少年在震后3、6、24个月后的心理卫生状况.3、6、24个月调查有效的学生人数分别为:7341名、7387名、7395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震后3、6、24个月CRIES-13量表总分分别为(27.51±12.26)、(23.54 4-12.79)、(21.35±12.59)分(F=28.842,P≤0.05);DSRSC量表总分分别为(11.79±5.73)、(10.94±5.50)、(10.75 ±5.27)分(F=17.084,P≤0.05).震后3、6、24个月时与DSRSC得分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女性(OR值分别为2.14、2.72、2.31,95%CI/值分别为1.01~3.03、1.10~5.01、1.02~4.58),年龄小于12岁(OR值分别为1.97、2.22、1.93,95%CI值分别为1.43~3.17、1.02~3.54、1.32~3.27),家人伤亡(OR值分别为2.19、2.45、2.35,95%CI值分别为1.04~2.89、1.16~2.08、1.02~2.79),绝望感(OR值分别为2.24、2.09、2.16,95%CI值分别为1.00~2.54、1.70~2.58、1.00~4.56);震后3、6、24个月时与CRIES-13得分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女性(OR值分别为2.16、2.94、1.96,95%CI值分别为1.36~2.53、1.36~2.53、1.06~3.92),年龄小于12岁(OR值分别为3.51、2.62、1.92,95%CI值分别为1.22~5.40、1.14~4.93、1.08~3.35),同学老师伤亡(OR值分别为2.32、2.48、2.36,95%CI值分别为1.17~2.48、1.30~2.72、1.02~2.85),家人伤亡(OR值分别为2.73、2.21、1.85,95%CI值分别为1.67~3.61、1.04~3.15、1.05~2.38),目睹受伤(OR值分别为2.17、2.36、2.34,95%CI值分别为1.15~3.65、1.17~2.67、1.02~3.67),目睹死亡(OR值分别为1.98、2.39、1.71,95%CI值分别为1.10~2.56、1.14~3.70、1.57~3.88),绝望感(OR值分别为2.02、1.94、2.02,95%CI值分别为1.67~2.35、1.66~2.27、1.82~2.26).结论 汶川地震灾区儿童青少年幸存者PTSD及抑郁症状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年龄小于12岁、女性、家人有伤亡和震时绝望感等是影响灾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地震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
患病率
症状
影响因素
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发展轨迹
地震
儿童青少年
创伤后应激症状
发展轨迹
混合增长模型
自我中心网特征对震后远期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地震
创伤后应激障碍
自我中心网
社会支持
震后远期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应激障碍,创伤性
社会支持
青少年
汶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地震后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儿童 青少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抑郁障碍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1-536
页数 分类号 R749.94
字数 43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1.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司徒明镜 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22 98 6.0 9.0
2 张毅 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29 120 7.0 10.0
3 方慧 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12 40 5.0 6.0
4 黄颐 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69 356 10.0 16.0
5 王丹 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80 302 7.0 16.0
6 闫敬 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6 79 6.0 6.0
7 朱翠珍 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11 69 6.0 8.0
8 景璐石 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6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33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灾害
儿童
青少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抑郁障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0253-9624
11-2150/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1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83
总下载数(次)
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