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研究了合肥市望江西路(南侧)同一道路上的大叶浓密型(Ⅰ)和小叶稀疏型(Ⅱ)2种二球悬铃木受方翅网蝽危害程度(依其虫口密度)与其主要内含物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悬铃木Ⅰ和Ⅱ型叶绿素质量分数差异不是类型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方翅网蝽对其危害的程度差异(虫口密度差异)造成的;寄主叶片虫口密度与其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虽然2种类型悬铃木叶片总氨基酸和甘氨酸质量分数都存在显著差异,但叶片虫口密度只与甘氨酸(R=0.938)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总氨基酸(R=0.876)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叶片虫口密度与其单宁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悬铃木叶片受害程度与其没食子酸(R=0.923)关系密切,而与总酚酸(R=0.885)和其它酚酸无显著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F1(可溶性糖)、F2(甘氨酸)、F3(单宁)、F4(没食子酸)对虫口密度的贡献率分别为57.678%、23.413% 、4.372%、8.184%,累计贡献率为93.647%,是影响方翅网蝽危害的主要寄主内含物因子.
推荐文章
浅析悬铃木方翅网蝽综合防控技术
悬铃木方翅网蝽
生物学特征
防控技术
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的生理响应
悬铃木
悬铃木方翅网蝽
叶片损害
生理相应
光合作用
三球悬铃木叶的解剖结构
三球悬铃木
解剖结构
不同药剂注干施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效果
森林保护学
悬铃木方翅网蝽
注干施药
药剂防治
吡虫啉
甲维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方翅网蝽危害与二球悬铃木叶片内含物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昆虫取食 植物次生代谢 方翅网蝽 二球悬铃木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6,75
页数 分类号 S43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11.1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桂华 56 503 12.0 19.0
2 杨春材 8 18 3.0 4.0
3 唐燕平 23 230 9.0 14.0
4 赵德斌 4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昆虫取食
植物次生代谢
方翅网蝽
二球悬铃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0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