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圈养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广西、河南和四川的3个猕猴养殖场共346份新鲜猕猴粪便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1.4%(178/346),共栓出6种肠道寄生虫:阿米巴原虫、球虫、贾第虫、鞭虫、类圆线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39.6%、0.9%、0.3%、22.8%、3.2%、2.3%;河南、广西和四川圈养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89.2%、42.2%和35.0%,地区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均以阿米巴原虫和鞭虫为主要感染虫种;0~1岁、1~3岁和3~5岁猕猴感染率分别为96.4%、47.4%和51.3%.
推荐文章
广西猪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肠道寄生虫
感染率
感染强度
调查
广西
福州动物园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驱虫效果
灵长类动物
虫种
感染率
感染强度
驱虫效果
幼虫
大理市凤仪镇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肠道寄生虫
感染率
调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圈养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圈养猕猴 肠道寄生虫 阿米巴原虫 鞭虫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畜牧·兽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7,143
页数 分类号 S855.9
字数 2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1.07.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齐萌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56 192 8.0 11.0
2 张龙现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251 1359 18.0 24.0
3 赵金凤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61 239 8.0 13.0
4 王鹤磊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8 40 3.0 6.0
5 冯超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8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圈养猕猴
肠道寄生虫
阿米巴原虫
鞭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