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扩散系数演变,研究其扩散运动变化规律,以推断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形式和演变过程.[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例58例,根据时间窗不同分为6期:Ⅰ期(<3 h)6例、Ⅱ期(3~6 h)9例、Ⅲ期(6~12 h)10例、Ⅳ期(12~24 h)13例、V期(24~48 h)12例和Ⅵ期(48~72h)8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DTI检查,测定各期病灶的相对平均扩散系数(rDCavg)和相对部分各向异性(rFA)并统计,分析不同时期之间、不同区域之间DTI参数值变化规律.[结果]急性脑梗死rDCavg随时间变化呈明显减低、逐渐回升、假正常化的趋势(P<0.05);不同时期的rFA随时间变化呈轻度上升、逐渐减低的趋势(P<0.05);Ⅰ期、Ⅱ期、Ⅲ期病灶2点与3点的rDCavg、rFA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的rDCavg、rFA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12h以内病灶边缘存在缺血半暗带,其范围呈轻度增大、不可复性减小、直至消失.
推荐文章
扩散张量成像在缺血性脑损伤评价中的作用
缺血性中风
扩散张量成像
白质纤维束
扩散各向异性
颅内非缺血性病变的MR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感染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参数图特点分析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弥散
出血性转化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胼胝体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血管性痴呆
胼胝体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MR扩散张量成像参数值变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武警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4,38
页数 分类号 R816.1
字数 27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041.2011.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飞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32 167 8.0 10.0
2 冯凯琳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56 289 10.0 14.0
3 付维林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26 106 5.0 9.0
4 张泉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6 3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月刊
2095-3720
12-1294/R
大16开
天津市东丽区成林道222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97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