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全数字大型血管造影机周围X线辐射剂量分布的研究,为介入工作人员科学合理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X线防护监测仪测量照射野周围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X线强度分布,并测量不同曝光模式下 的X线强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位时,在水平方向,辐射剂量由照射野向外逐渐衰减;在垂直方向,从地面向上逐渐增高,在130cm处达到最高,此后逐渐衰减.斜位时,在水平方向,辐射剂量由照射野向外逐渐衰减;在垂直方向,从地面向上逐渐增高,至110cm处达到最高,此后逐渐衰减.数字减影采集模式辐射剂量最高,心脏采集模式下加装悬挂式铅玻璃防护可减少50%的辐射剂量;透视模式下,15F/S比30F/S辐射剂量低.结论:合理利用各种曝光模式,了解X线辐射剂量在周围的分布情况,可有效减少工作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
推荐文章
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辐射剂量优化研究进展
平板探测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降低辐射剂量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病人周围辐射剂量的监测及防护
肿瘤
放射线粒子植入术
辐射剂量
监测防护
辐射损伤
γH2AX分析技术用于检测CT辐射剂量的初步研究
电离辐射
X射线CT
γH2AX
DNA双链断裂
640层容积CT心脑联合血管成像的应用及辐射剂量研究
640层容积CT
冠状动脉
头颈部血管
联合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数字大型血管造影机周围辐射剂量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放射学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血管造影术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影像技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0-552
页数 分类号 R818.74|R814.3
字数 25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13.2011.05.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永 单县中心医院放射科 3 11 2.0 3.0
2 张伟 单县中心医院放射科 2 11 2.0 2.0
3 孙文省 单县中心医院放射科 5 11 2.0 3.0
4 王伟 单县中心医院放射科 2 11 2.0 2.0
5 杨忠群 单县中心医院放射科 11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血管造影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放射学实践
月刊
1000-0313
42-1208/R
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