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PICC导管异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方法 观察200例PICC患者导管异位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1.00%.不同年龄、性别及穿刺体位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静脉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贵要静脉(P<0.01)和正中静脉(P<0.05),而贵要静脉与正中静脉导管异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时应严格规范操作流程,优先选择贵要静脉,以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
推荐文章
改良PICC置管体位预防导管异位的临床研究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
改良体位
58例PICC导管异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PICC
导管异位
护理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ICC置管导管异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护理管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ICC 导管异位 穿刺部位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专科护理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204
页数 分类号 R472.9
字数 25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315X.2011.03.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红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 88 745 12.0 24.0
2 董静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 8 229 4.0 8.0
3 于晓红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 4 119 4.0 4.0
4 马淑玲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 8 75 1.0 8.0
5 苏颖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 6 86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51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361)
二级引证文献  (405)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29)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5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6(85)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7(96)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84)
2018(7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9(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0)
2020(2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ICC
导管异位
穿刺部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护理管理杂志
月刊
1671-315X
11-4716/C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1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892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