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看《长恨歌》这首诗,最主要的是要把它作为艺术作品来读,而不要把它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尤其是诗中“汉皇”与杨玉环两个形象,应当作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来看,当作一段悲剧爱情的主人公来看,而不能当作荒淫腐化的历史人物来看。自居易本人没有把这首诗编入讽喻诗,而是列入感伤诗,也说明诗人本来就是借助于历史事实的基础,吸收民间美丽的传说,
推荐文章
浅析舞剧《长恨歌》的价值所在
舞剧
《长恨歌》
华清池
社会价值
历史价值
经济价值
《长恨歌》札记两则
长恨歌
屏风
合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亦真亦幻 情何以堪——《长恨歌》品读
来源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长恨歌》 品读 历史事实 艺术形象 讽喻诗 艺术作品 历史人物 杨玉环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会芹 18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恨歌》
品读
历史事实
艺术形象
讽喻诗
艺术作品
历史人物
杨玉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月刊
1002-2155
61-1031/G4
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
52-279
出版文献量(篇)
423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