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纳米金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光谱研究了谷胱甘肽(GSH)、L半胱氨酸(L-Cys)和6-巯基嘌呤(6-MP)3种巯基化合物与纳米金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3种巯基化合物均能诱导纳米金聚集导致其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红移.聚集后的纳米金对介质环境(如溶液极性)的变化较敏感,其吸收峰随着加入分析物的极性变化有规律地红移,并且吸光度也线性下降.可根据波长的红移或吸光度变化确立定量关系,可望用于分析对象的定量检测.
推荐文章
酚类污染物与L-Cys间的作用机理和电子传递
L-半胱氨酸
酚类污染物
循环伏安法
电子传递
分子缔合
L-Cys/MPA共修饰CdTe量子点:制备、表征及其在细胞标记中的应用
细胞标记
量子点
共修饰
L-半胱氨酸
巯基丙酸
生物合成纳米金与MWCNTs/L-Cys复合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左旋多巴
生物合成
荷叶
多壁碳纳米管
左旋多巴
基于L-Cys/MWCNT/HRP修饰金电极的过氧化氢传感器
H2O2传感器
金电极
L-半胱氨酸
辣根过氧化物酶
多壁碳纳米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SH、L-Cys和6-MP诱导纳米金聚集行为的分析与应用
来源期刊 材料导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纳米金 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 谷胱甘肽 L-半胱氨酸 6-巯基嘌呤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2
页数 分类号 O655.1+1
字数 28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继业 暨南大学化学系 224 1517 16.0 24.0
5 杨培慧 暨南大学化学系 82 927 15.0 27.0
9 孙桂敏 暨南大学化学系 3 12 1.0 3.0
10 梁晓青 暨南大学化学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金
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
谷胱甘肽
L-半胱氨酸
6-巯基嘌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导报
半月刊
1005-023X
50-1078/TB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78-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57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4568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