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经髂外静脉穿刺建立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方法 ①8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股静脉穿刺、观察组经髂外静脉穿刺行血液透析,观察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和血流量不足发生率.②解剖44例人体标本并对髂外静脉定位测量.结果 ①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7.50%.对照组为95.00%;皮下血肿发生率:观察组为2.5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0.00、0.00,P均>0.05).血流量不足发生率:对照组为22.50%,观察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P<0.05).②右侧髂外静脉较粗直,走向较恒定;左侧髂外静脉粗细不均,走行变异较大.当穿刺针在腹股沟处插入左、右髂外静脉长轴时,针体与股静脉延长线的角度:左侧为20°~30°,平均(25.50±2.42)o:右侧为150.300.平均(18.67±4.77)..针体与股部体表的角度:左侧为30°~45°,平均(38.17±7.71)°;右侧为150~45°,平均(30.42±8.05)°.结论 ①髂外静脉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首选右侧髂外静脉,穿刺时,建议针尖朝肚脐方向,与体表成30°~45°角进针;如必须选择左侧.建议针尖方向偏内上15°~30°,与体表成15°~45°进针.②髂外静脉穿刺行血液透析操作安全简单,血流量充分,可作为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替代途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髂外静脉穿刺建立临时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与解剖研究
来源期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髂外静脉 股静脉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封3
页数 分类号 R4
字数 28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86.2011.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楼新法 温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47 786 16.0 27.0
2 谷禾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18 141 7.0 11.0
3 张兰珍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21 66 5.0 7.0
4 徐武敏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12 3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髂外静脉
股静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月刊
1672-3686
33-1311/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3号(邵逸夫医院)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2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9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