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应用LOPEX'93(Leaf Optical Properties Experiment)数据,分析了统计回归模型在进行植被叶绿素和水分反演中抗土壤背景影响的能力,模型参数分别使用了:反射率及其变化形式、光谱位置变量、植被指数.在LOPEX'93数据库的植被波谱中分别加入10%--90%的实测土壤光谱信息,得到植被与土壤的混合光谱,并分析混合光谱对植被生化组分的响应.结果表明:应用反射率及其变化形式进行植被叶绿素反演时,以730nm和400nm组合的反射率和反射率倒数的对数为参数的模型具有最高的抗土壤背景能力,在土壤背景所占比例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中,以二者反射率组合为参数的模型与叶绿素的相关系数,始终保持在0.645附近,以二者反射率倒数的对数为参数的模型与植被叶绿素的相关系数保持在0.650附近;应用反射率及其变化形式进行植被含水量反演时,以1100,1170,1000,1040,1080nm组合的反射率为参数的模型以及以1170,960,1210,1090,1080,950,1220,1210nm反射率倒数的对数组合为参数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土壤组分变化的过程中,以上模型与植被含水量的相关系数均稳定的高于0.99;对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中,以红边-绿峰-红谷组合的模型与植被叶绿素含量具有较高、而且稳定的相关系数,在土壤背景所占比例变化的情况下,相关系数稳定在0.53附近;在应用植被指数进行叶绿素的反演过程中,植被指数与叶绿素的相关系数在土壤背景所占比例变化的情况下变化较大,抗土壤背景的能力均较差;在应用植被指数进行植被水分含量的反演时,以水分指数Rati0975和Ratiol200相关系数最高,且在不同比例土壤背景变化下稳定,相关系数分别分布在0.980附近和0.960附近.该结果可用于指导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植被冠层参数的反演,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推荐文章
高光谱植被遥感数据光谱特征分析
植被遥感
吸收特征
生化组分预测
遥感生物化学
水稻微分光谱和植被指数的作用探讨
微分光谱
植被指数
水稻
红边参数
色素
植被叶片光谱及红边特征与叶片生化组分关系的分析
PROSPECT模型
叶片生化组分
光谱
红边特征
LOPEX'93 数据集
黑土土壤水分光谱响应特征与模型
土壤水分
光谱
遥感
黑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植被生化组分光谱模型抗土壤背景的能力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化组分 定量遥感 模型变量 抗土壤背景能力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1-1652
页数 分类号 S15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林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64 689 14.0 24.0
2 程丽娟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3 4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7)
共引文献  (479)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化组分
定量遥感
模型变量
抗土壤背景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