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从不同收获时期的籽粒含水量、千粒重及产量方面,分析了夏玉米适时晚收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黄淮海地区生产上主推的玉米品种达到完全成熟,收获期在10月10号左右为宜,籽粒含水量下降到28%以下可作为收获期的标准.
推荐文章
夏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栽培技术
夏玉米
适时晚收
栽培技术
夏玉米适时晚收增产原因分析与技术措施
夏玉米
适时晚收
增产原因
技术措施
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增产潜力分析
冬小麦
夏玉米
播期
产量
积温
晚收对不同熟期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
夏玉米
不同熟期品种
晚收
增产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夏玉米晚收增产效应分析
来源期刊 河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夏玉米 收获时期 产量 增产效应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与生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
页数 分类号 S513
字数 18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88-1631.2011.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卜俊周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39 133 6.0 10.0
2 谢俊良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52 174 7.0 10.0
3 彭海成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42 163 6.0 10.0
4 岳海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24 98 6.0 8.0
5 张洪彬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4 47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玉米
收获时期
产量
增产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农业科学
双月刊
1088-1631
13-1197/S
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85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