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种业       
摘要:
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小麦、玉米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小麦2.5万hm2,玉米1.9万hm2,全年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2.6亿奴左右。2009年8月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挖掘玉米、小麦两大作物的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光热资源,3年来,召陵区农林局组成技术宣传、培训小组,分赴全区6个乡镇的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群众,改变传统观念,大力推广玉米适时晚收、小麦适时晚播技术(即“两晚”增产技术),但这项已经很成熟的增产技术在现实推广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推广面积不足播种面积的30%。
推荐文章
永济市小麦-玉米"两晚"栽培技术
永济市
小麦-玉米'两晚'栽培技术
漯河市召陵区农田积水成灾调查及其对策浅析
农田
积水成灾
调查
对策浅析
漯河市召陵区化肥与农药使用现状及对策
化肥
农药
使用现状
原因
对策
河南漯河
召陵区
临床路径推广难点分析
临床路径
推广
难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召陵区推广“两晚”增产技术的难点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种业 学科
关键词 增产技术 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 粮食产量 增产潜力 光热资源 组成技术 传统观念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6
页数 1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95X.2012.10.0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增产技术
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
粮食产量
增产潜力
光热资源
组成技术
传统观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种业
月刊
1671-895X
11-4413/S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1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