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种业       
摘要:
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是200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的一个农业大区,耕地面积2.74万hm^2,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9万hm^2左右,产量12万t以上,是该区秋季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不利的气候条件以及不规范的农事操作等原因,造成万金、青年、邓襄等乡镇部分玉米田块出现不抽雄穗或抽雄欠佳的现象,一般发生株率10%-20%,严重者可达50%左右,是影响玉米高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推荐文章
夏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夏玉米
瘤黑粉病
发生
防治技术
召陵区推广“两晚”增产技术的难点分析
增产技术
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
粮食产量
增产潜力
光热资源
组成技术
传统观念
控制玉米雄穗分枝数目和雄穗重的主效QTL的定位
玉米
QTL定位
雄穗分枝数
雄穗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召陵区夏玉米不抽雄穗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来源期刊 中国种业 学科
关键词 夏玉米 发生特点 雄穗 防治 耕地面积 种植面积 粮食作物 种植结构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95X.2012.05.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玉米
发生特点
雄穗
防治
耕地面积
种植面积
粮食作物
种植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种业
月刊
1671-895X
11-4413/S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1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