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利用溶血指数评价溶血对四项生化检测结果的干扰,以及对干扰程度进行量化,并通过溶血指数验证试剂盒抗溶血干扰能力,尽可能的避免溶血干扰引起的误诊误治.方法 四个项目葡萄糖(GLU)、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固醇(TC),每个项目均参考EP7-A2标准化程序,按低值5组、中值10组、高值5组收集20份混合血清,每份混合血清分别与配制好的溶血液按比例配制成5种不同溶血浓度的试验样本及与之配对未加溶血液的5份对照样本,配制好的试验及对照样本用Sysmex XS-800i测血红蛋白浓度,每份混合血清原液、试验及对照样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Roche Cobas C501进行检测溶血指数及GLU,BUN,AST和TC的测定,每份重复测定3次,结果根据NCCLS指导文件EP7-A2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每份测试混合血清的溶血指数为X轴,其对应的检测项目变化值(干扰值)为Y轴绘制干扰曲线,计算出最大允许偏差对应的干扰物浓度.结果 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发现BUN与TC的U为18.38,4.05,P值均小于0.05;GLU的U为0.65,P>0.05;AST溶血指数值H<26时,U为0.42,P>0.05,而当溶血指数值H>49时,U=41.91,P<0.05.通过回归分析统计出不同溶血程度的溶血指数值对应的干扰变化值的干扰剂量反应曲线,GLU,BUN,AST和TC的干扰剂量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 1X-0.024 8,Y=0.001 9X-0.223 7,Y=0.065 4X-0.275 9,Y=0.000 5X+0.000 4.除GLU干扰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外,BUN,AST和TC随溶血程度的增加均出现不可接受的干扰,与试剂盒说明书规定的抗溶血干扰基本一致.结论 利用溶血指数可客观判断样本溶血与否、样本溶血程度以及对检测项目的 干扰程度,为临床提供准确客观的判断依据,尽可能的避免溶血干扰引起的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