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了14个地理种群总计126个样本,以线粒体控制区作为分子标记,分析大卫鼠耳蝠种群系统发育关系和殖民历史.根据线粒体控制区序列构建的TCS网络图,将大卫鼠耳蝠的14个地理种群划分成3个地理区域,分别为中东部平原区、西南高原区和南方丘陵区.在53个单倍型中,浙江的单倍型14、贵州的单倍型47、广东的单倍型50分别为3个地理区域的祖先单倍型.Geodis、错配分布和中性检验的分析结果表明,中东部平原区(76.12和79.17 ka BP)和西南高原区(69.12 ka BP)曾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并于61.24 ka BP发生了一次由西南高原向中东部平原区的长距离殖民事件.分子生物学、仿生学、解剖学和空气动力学的证据,共同揭示了大卫鼠耳蝠具有长距离的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