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技术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期间102例前循环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患者根据研究开始前生成的随机编码入组,52例术中进行SEP动态监测,50例术中未用该监测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术后1d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及6个月后随访的预后情况(良好、致残、死亡).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后随访预后良好和致残比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介入栓塞术中应用SEP监测可以早期反映前循环供血区神经组织由于缺血引起的功能异常,并及时给予术中干预,对降低患者致残率及提高预后良好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体感诱发电位动态监测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脑血管疾病
监测,手术中
体感诱发电位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
缺血耐受比
临时阻断
预警标准
体感诱发电位在复杂动脉瘤血管架桥及重建术中的应用
复杂动脉瘤
血管架桥
体感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监测下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术中配合
颅内动脉瘤
诱发电位
术中监测
手术中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前循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神经电生理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9-552
页数 分类号 R543.16
字数 42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1.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江 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 32 95 5.0 8.0
2 唐海涛 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 41 157 7.0 10.0
3 王玉春 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 18 74 5.0 8.0
4 陈岩 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42 126 6.0 10.0
5 肖玉强 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 16 69 5.0 7.0
6 张磊 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 41 7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月刊
1001-2346
11-2050/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B区1号楼10层1001
18-5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8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65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