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发展的影响,为稻飞虱的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5~2011年稻飞虱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气温是影响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主导因子,降雨量、日照时数、雨日等对害虫发生程度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气温发挥间接作用.据此建立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为y=0.3972x1+0.1801x2+0.0020x3+0.0035x4-0.0189x5-10.5637,利用模型回检历史拟合准确率为91.3%,而2011年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结论]气温是影响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生产中可以应用拟合的预测模型对稻飞虱的发生危害进行预测预报.
推荐文章
气象因子对第7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影响及预测
稻纵卷叶螟
发生程度
降雨强度
通径分析
预测模型
第3代稻飞虱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的通径分析及预测
稻飞虱
气象因子
通径分析
预测模型
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估算模型
稻飞虱
估算模型
气象指数
气象指数累积
第6代稻纵卷叶螟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的通径分析及预测模型
稻纵卷叶螟
通径分析
降雨系数
预测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象因子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及预测模型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稻飞虱 气象因子 通径分析 预测模型 化州市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农业气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0-1502
页数 分类号 S435.1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1.1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祖建 1 7 1.0 1.0
2 陈冰 1 7 1.0 1.0
3 李志杰 1 7 1.0 1.0
4 朱庆春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稻飞虱
气象因子
通径分析
预测模型
化州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