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Cu2+能选择性氧化半胱氨酸,破坏半胱氨酸与金纳米颗粒之间金硫键的形成,阻止半胱氨酸导致的金纳米颗粒聚集.因而,金纳米颗粒可作为Cu2+氧化半胱氨酸的可视化指示剂,本实验据此建立了高选择性检测Cu2+的色度分析方法.在HCl-NaAc缓冲体系(pH 3.6)中,金纳米颗粒在525 nm处的吸光度值与Cu2+的浓度在8.0×10-8~2.0×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2;检出限(3σ/k)为1.5×10- 9mol/L.将本方法用于天然水体中Cu2+的测定,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推荐文章
基于指示剂置换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比色检测水溶液中的半胱氨酸
指示剂置换法
二价铜离子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
半胱氨酸
紫外-可见光谱
莲藕中重金属Cu2+纳米金快速检测法
莲藕
纳米金
重金属
快速检测
新型荧光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Cu2+检测
金纳米团簇(L-Cys-AuNCs)
荧光猝灭
Cu2+
过氧化氢与L-半胱氨酸对BSA-Cu体系荧光“开-关”响应及分析应用
铜离子
铜纳米簇
荧光探针
过氧化氢
L-半胱氨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纳米颗粒作为Cu2+氧化半胱氨酸的可视化指示剂及其应用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Cu2+ 比色检测 半胱氨酸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9-1633
页数 分类号 O614.123
字数 31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6.2011.016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原芳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发光与实时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5 161 7.0 11.0
2 王健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发光与实时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6 109 5.0 10.0
3 唐杰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发光与实时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27 3.0 5.0
4 王燚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发光与实时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纳米颗粒
Cu2+
比色检测
半胱氨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