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是集辛开苦降、寒热补泻于一体的代表方剂,后世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脾胃疾病.检索文献并分析的结果表明,近十年报道的半夏泻心汤用药剂量远较考证的经方本源剂量低,而随证加减的总药味数较多,疗程较长,难以获得经方的桴鼓之效,虽然如此,仍有超药典剂量用药现象存在.回归经方本源剂量、增加药典用药剂量规定是保证医师合法执业和患者安全用药、提高治疗效果的必然趋势.
推荐文章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半夏泻心汤
痞证
寒热错杂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糖尿病
半夏泻心汤
脾胃疾病
辛开苦降
脾虚致消
从治疗痞证论半夏泻心汤的"魅力"
半夏泻心汤
痞证
辛开苦降
临证举隅
半夏泻心汤不同煎法对黄芩苷的影响
半夏泻心汤
汤剂
黄芩苷
煎出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半夏泻心汤常用剂量与经方本源剂量的比较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剂量 经方 《伤寒论》 张仲景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8-961
页数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燕 7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6)
共引文献  (389)
参考文献  (5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1)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6)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4)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0)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夏泻心汤
剂量
经方
《伤寒论》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