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AMI合并Ⅲ度AVB患者(AMI-AVB组),并随机选择35例AMI患者(AMI组),比较临床特征;另选择与AMI合并Ⅲ度AVB每例患者相同梗死部位的AMI患者共35例作为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冠脉对照组),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位置.结果 AMI-AVB组与AMI组比较,前者患者年龄大、下壁及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比例高;AMI-AVB组与冠脉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前者病变于RCA开口及近段比例高;AMI-AVB死亡病例多与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室速室颤有关.结论 AMI伴Ⅲ度AVB患者病死率高,需要采取积极的血运重建措施,以改善预后.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关系--附122例分析
心肌梗死,急性
房室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观察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脑钠肽
左室射血分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分析
来源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学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房室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病变位置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1-853
页数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664.2011.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惠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133 425 10.0 14.0
2 张东营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4 4 1.0 1.0
3 陕雨旋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房室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病变位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临床医学
月刊
1008-7664
33-1233/R
大16开
199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