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孔子对《诗》的总体评价是"思无邪",从文学功用来说,可以看作是"诗教"的总体审美标准,它实际上规范了当时人们对《诗》的理解与认识,既突出了《诗》的道德意义,也注意到了诗歌的审美功用,实现的是情与理、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和稳定,从而最终达成真善美的统一。这正是孔子以《诗》进行教化的道德基础与审美前提。
推荐文章
孔子与《诗》
孔子
<诗>
编辑思想
选择标准
编辑工作
阮籍《咏怀诗》所绽放的审美境界
忧伤
焦虑
孤独
寂寞
阮籍
咏怀诗
论孔子之“人性论”
孔子思想
人性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孔子“诗教”的审美功能
来源期刊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孔子 诗教 审美功能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0-3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进红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27 3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子
诗教
审美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季刊
1007-9106
62-1110/C
大16开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98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