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效应室靶浓度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ERCP术患者15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3组(n=50):P4.0组、P4.5组和P5.0组.ERCP术前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行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设为4.0、4.5和5.0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设为1.5 ng/mL,靶控输注泵显示二者效应室浓度达目标浓度时开始检查,检查结束时停止靶控输注.于麻醉诱导前(T0)、进镜时(T1)、镜至十二指肠乳头(T2)、术中(记录术中任意3次取均值)(T3)和患者清醒(T4)时监测血压(SBP/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Narcotrend麻醉深度评分(NT).记录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用量、SpO2最低值、操作时间及患者苏醒时间.记录需麻黄碱静注、体动、呛咳和打鼾的患者例数.结果 3组SBP、DBP、HR和SpO2数学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P5.0组的打鼾患者比例最高(P<0.05),SpO2值最低(P<0.05),苏醒时间最长(P<0.05).P4.0组体动和呛咳的患者比例最高(P<0.05).3组均无出现SpO2<85%或心率失常的不良事件.结论 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4.5μg/mL复合瑞芬太尼1.5ng/mL靶控输注行ERCP术麻醉,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ERCP麻醉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ERCP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新进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4-13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14.24
字数 29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渭敏 15 136 7.0 11.0
2 杨承祥 147 909 15.0 21.0
3 梁幸甜 23 161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4)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ERC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5-8982
43-1225/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3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92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