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铝合金与钢之间添加Ag中间层后进行电子束焊接实验.其他参数固定的情况下,对电子束作用位置不同时的焊缝成形、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子束斑点从银-钢对接面向银侧偏移距离的增大,焊缝成形明显得到改善,接头中的气孔缺陷消失.在银-铝对接面形成由Ag2Al和Al共晶组成的过渡层,过渡层随着偏束距离的增大而变窄且不连续.当偏束距离过大时,在银-钢界面上形成FeAl和FeAl3两种化合物层.当电子束最佳偏束距离为0.2 mm时,接头强度最高达193 MPa,为铝母材的88.9%,此时断裂发生在银-钢界面上.
推荐文章
铝合金电子束焊接技术
电子束焊接
铝合金
发展方向
镁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特征
镁合金
电子束焊
组织
性能
30CrMnSiNi2A钢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焊接
30CrMnSiNi2A钢
电子束焊接
组织与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铝合金/Ag中间层/钢的电子束偏束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铝合金 Ag中间层 电子束偏束焊 接头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92-2596
页数 分类号 TG407
字数 852字 语种 英文
DOI 10.1016/S1003-6326(11)6109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秉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 101 1262 18.0 30.0
2 陈国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 65 658 14.0 22.0
3 倪家强 9 40 4.0 6.0
4 张春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 4 5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铝合金
Ag中间层
电子束偏束焊
接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月刊
1003-6326
43-1239/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199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12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