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自噬的激活情况及脑水肿的时程变化,探讨自噬这一细胞行为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以期为SAH的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靶点.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刺破法制备大鼠SAH模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SAH 6h组、24h组、72h组,通过脑干湿重法测定SAH早期脑水肿的程度,并通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脑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结果 脑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显示SAH模型建立后6h出现脑含水量增多,至3d时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H后24h LC3 II/LC3 I较正常对照组即有明显增加(P<0.05),持续至72h仍有较高表达.结论 SAH早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神经元自噬被激活的同时早期脑损伤加重,与其表达时程具有相关性,大鼠SAH后早期自噬的激活可能加重了脑损伤.
推荐文章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
蛛网膜下腔
高密度值
Necrostatin-1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皮层细胞坏死状凋亡、坏死与自噬的影响
necrostatin-1
蛛网膜下腔出血
坏死状凋亡
坏死
自噬
脑皮质细胞
大鼠
蛛网膜下腔穿刺治疗脑室出血临床评价
蛛网膜下腔
穿刺
脑室出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自噬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噬 早期脑损伤 LC3 干湿重法 免疫印迹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1-633
页数 分类号 R3
字数 32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785.2011.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61 295 10.0 15.0
2 荆朝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3 10 2.0 3.0
3 王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46 424 10.0 19.0
4 邓刚 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噬
早期脑损伤
LC3
干湿重法
免疫印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相关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zjnsf.net/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