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证券市场认为,上海本地股重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资产注入型,像老凤祥、上海建工等企业。这类模式受到市场追捧,效益非常好。二是资产置换型,大都被有多个上市资源或者上市资产的集团采用。单从效应来看,似乎市场追捧力度并不那么强劲。可见,市场比较关注上市公司背后的集团公司总资产比重。如果集团公司资产雄厚,一般优质资产都会注入到上市公司,这是赢得市场认可的重要条件。何况
推荐文章
上海国内航空客运市场特征分析
市场结构
市场细分
市场集中度
寡头垄断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航运市场绿色化的政策激励机制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航运市场
绿色物流
政策激励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海国资重组模式与市场效应
来源期刊 上海国资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上海本地股 市场效应 重组模式 国资 集团公司 资产注入 上市资源 上市公司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3
页数 分类号 F832.51
字数 9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海本地股
市场效应
重组模式
国资
集团公司
资产注入
上市资源
上市公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国资
月刊
1008-6560
31-1786/F
大16开
上海市大木桥路588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16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