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与气相色谱-质技术谱分析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强及夹带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萃取率为指标,确定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最佳条件,并用气质联用技术对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45 ℃,萃取时间1.5 h,萃取压强25 MPa,乙醇浓度90%.用气质联用技术从中鉴定了22种化合物,其中丹参酮类成分以铁锈醇(5.54%)、丹参酮ⅡA(12.54%)、隐丹参酮(8.39%)及异隐丹参酮(11.92%)为主.结论 白花丹参脂溶性提取物可作为一种富含丹参酮类化合物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原材料,该实验结果 为白花丹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流体井筒温度传递特性
井眼温度传递数学模型
超临界二氧化碳
钻井液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引发井喷探讨
超临界流体
二氧化碳
相态
偏差因子
压缩系数
井喷原因
防喷措施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火力发电
核电
太阳能热发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来源期刊 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花丹参 萃取 超临界,二氧化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8-981
页数 分类号 R286|TQ450.1
字数 24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yydb.2011.08.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琴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 53 283 10.0 13.0
2 王海燕 3 4 1.0 2.0
3 王广旭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花丹参
萃取
超临界,二氧化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导报
月刊
1004-0781
42-1293/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医药导报》编辑部
38-1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5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6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