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转录因子在玉米雌穗早期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情况,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利用Arizona大学的玉米芯片对未成熟玉米雌穗的早期关键发育阶段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数据标准化之后对差异基因中的转录因子家族进行超几何分析,挑选并分析差异明显的转录因子家族.结果表明,在玉米雌穗发育早期,有1844个基因差异表达,有7个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变化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中NAC类转录因子家族的变化最为显著,P值为5.6E-05.从生长锥伸长期到小穗分化期,该家族有9个基因上调表达,有6个成员下调表达.说明NAC类转录因子家族对玉米雌穗早期发育起到一定作用.
推荐文章
玉米雌穗发育杂种优势相关miRNA的研究
雌穗发育
杂种优势
miRNA
降解组测序
玉米
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停搏液
未成熟心肌
心肌保护
利用孤雌激活评估ICSI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利用价值
ICSI
未成熟卵母细胞
玻璃化冷冻
体外成熟培养
孤雌激活
发育潜力
山茶籽对未成熟大鼠乳腺和子宫发育的影响
山茶籽
未成熟大鼠
发育
乳腺
子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AC类转录因子在玉米未成熟雌穗发育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玉米 雌穗 发育 芯片 NAC类转录因子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5
页数 分类号 Q943.2S513
字数 36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1.07.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国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62 1498 23.0 37.0
2 朱昀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6 86 6.0 9.0
3 李朝炜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0 129 7.0 10.0
4 付俊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雌穗
发育
芯片
NAC类转录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