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输导体系是油气从源岩到圈闭的桥梁,盆地广泛存在的断裂构成了油气输导的重要通道.本文基于大量油气勘探实践,系统总结了断层输导体系的特征、类型及控藏模式,研究认识对断块油气区勘探目标评价具有指导意义.笔者依据油气沿断层运移的方向,将断层输导方式归结为沿断层垂向和穿过断层运移;油气穿层、长距离的垂向运移和周期性是断层输导体系的典型特征;根据断层与其他输导体的组合方式差异,断裂输导系统可分为断裂型、断层连通砂体型、断裂-不整合面型和断层连通砂体-不整合复合型输导体系:最后总结提出了同层成藏、潜山成藏、跨断层成藏和沿断层成藏四类典型的成藏模式.
推荐文章
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油气成藏输导体系
准噶尔盆地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输导体系
底砾岩
仓储层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辽河盆地
断层
烃源岩
油气运移
油气藏
控制作用
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输导体系分析
台北凹陷
侏罗系
油气输导体系
断层
储集体
层序界面
优势通道
南堡凹陷断裂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定量评价
南堡凹陷
断裂
断裂控藏
油气成藏
定量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断层输导体系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断层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成藏模式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勘探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27
页数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24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076.2011.06.1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15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断层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成藏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半月刊
1673-4076
11-5385/TQ
大16开
北京市
2-78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527
总下载数(次)
67
总被引数(次)
380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