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跃进煤矿23130工作面下巷中间区域在巨厚上覆砾岩影响下发生多次冲击矿压事件的现象,对巨厚砾岩影响下的围岩高支承压力和高冲击危险性呈现集中分布的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当两个或多个工作开采后,巨厚坚硬砾岩不能充分垮落,在采空区周边煤层中形成"O"型支承压力圈,巷道在采掘中应力和高冲击危险区域在中部区域危险性最大。通过电磁辐射监测和钻屑法的监测数据也说明巨厚砾岩影响下的巷道中间区域电磁辐射强度和钻屑量大于巷道两端。23130下巷在采掘过程中,中部区域多次冲击事件也证明了巨厚砾岩对围岩应力分布及冲击矿压影响的"O"型圈效应。研究成果对类似地质和开采条件下巨厚坚硬上覆岩层影响下的冲击矿压危险预警和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巨厚砾岩下回采巷道冲击破坏机理
巨厚砾岩
回采巷道
冲击破坏
塑性区
冲击矿压巷道围岩控制的强弱强力学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采矿工程
冲击矿压
巷道围岩控制
强弱强(3S)力学模型
应用分析
煤矿巷道底板冲击矿压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研究
底板冲击矿压
水平应力
底板冲击矿压危险性系数
数值模拟
底板爆破卸压
巨厚砾岩层下综放采场矿压显现规律
厚煤层
综放工作面
矿压显现
巨厚砾岩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巨厚砾岩对围岩应力分布及冲击矿压影响的“O”型圈效应
来源期刊 煤矿安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巨厚砾岩 数值模拟 应力分布 “O”型圈 冲击矿压 电磁辐射 钻屑法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60
页数 分类号 TD32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窦林名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191 5435 41.0 65.0
2 徐学锋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46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巨厚砾岩
数值模拟
应力分布
“O”型圈
冲击矿压
电磁辐射
钻屑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矿安全
月刊
1003-496X
21-1232/TD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发区滨河路11号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289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7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