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考虑表皮效应竖向非均匀分布,建立各向异性承压层3D稳态井流数学模型,为求得问题的解,首先将表皮效应系数视为分段连续函数,再根据该分段函数将承压层划分成N层,然后通过差分法将问题转化为求解矩阵微分方程边界值问题,最后通过矩阵理论求得相应问题的解.应用数学软件对所求得解进行编程,并应用于实例计算和分析中.结果表明,在距竖井较近处,承压层水头降和流量沿竖向分布均与表皮效应系数函数变化趋势相反,即承压层某深度处的表皮效应系数越大(小),则相应位置的水头降和流量越小(大);而距竖井较远处,仅当竖向渗透系数相对于水平渗透系数较小时,才仍具有前述变化规律;承压层不同深度处的水头降沿径向的分布曲线的幅度值,不仅取决于该处的表皮效应系数大小,而且取决于竖向渗透系数与水平渗透系数相对值大小.
推荐文章
各向异性油藏定向井射孔完井表皮因子模型研究
各向异性油藏
定向井
射孔完井
表皮因子
非均质各向异性油藏水平井流入动态
非均质性
各向异性
油藏
水平井
耦合模型
渗透率场
源函数法
势的叠加原理
采油指数
不均衡因数
流量分布
等效渗透率
各向异性油藏定向井表皮因子计算方法研究
各向异性
定向井
表皮因子
储层伤害
井眼轨迹
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对垂直裂缝井产能的影响
各向异性油藏
垂直裂缝
渗透率
产能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均匀表皮效应对各向异性稳态承压井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关键词:表皮效应系数 数学模型 矩阵微分方程 有限差分法 承压含水层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33-2138
页数 分类号 TV12|TU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11.07.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康和 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9 5266 39.0 56.0
2 王坤 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5 188 9.0 13.0
3 李传勋 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103 6.0 9.0
4 黄大中 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关键词:表皮效应系数
数学模型
矩阵微分方程
有限差分法
承压含水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