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02年10月到2006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病时间明确的AMI患者,共874例.统计AMI发病时间的昼夜节律,找出AMI发病的清晨高峰,用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AMI发病清晨高峰的影响因素.结果 AMI的发病时间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高峰在6:01~9:00时(146例,16.7%,与其他时间段比较,P<0.05).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74,95%CI:1.11~2.73,P<0.05)、高血压病史(OR=1.71,95%CI:1.17~2.51,P<0.01)和梗死前心绞痛(OR=1.61,95%CI:1.08~2.38,P<0.05)是AMI发病清晨高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MI的发病时间有明显的清晨高峰现象,男性、高血压病史和梗死前心绞痛是AMI发病清晨高峰的独立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
气象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
气压
气温
相对湿度
平均风速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近期预后
相关因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自溶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自溶
梗死前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自溶现象分析--附31例报告
自溶现象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发病时间 清晨高峰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7-899
页数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26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1.0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196 1183 17.0 26.0
2 赵秀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19 43 4.0 5.0
3 李帮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17 90 6.0 9.0
4 宋俊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13 75 5.0 8.0
5 迟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7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发病时间
清晨高峰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