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摘要:针对光子数足够多的情况,利用Cramér-Rao理论研究了在选取离焦作为附加像差时,不同的待测波前和目标对最佳离焦量选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点目标情况下,像差的大小和空间频率对最佳离焦量的影响不大;而在扩展目标情况下,最佳离焦量虽然与待测像差的空间频率关系不明显,但随着待测像差峰谷值的增大而增大.最佳离焦量与目标的结构有关而与其扩展程度关系不大,成像时目标上各点的干扰越大,最佳离焦量越大.
推荐文章
利用相位差异法检测镜面面形
镜面面形
面形检测
相位差异法
泽尔尼克多项式
像差
相位差异散斑法图像复原技术
相位差异散斑
波前畸变
图像恢复
相位估计
基于遗传算法的相位差异技术图像恢复
相位差异技术
遗传算法
波前相位
目标物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Cramér-Rao理论研究相位差法的最佳离焦量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波前传感技术 最佳离焦量 Cramér-Rao下限 相位差法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高功率激光与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2-1496
页数 分类号 O439
字数 29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HPLPB20112306.149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饶长辉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14 890 16.0 22.0
5 李斐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4 2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波前传感技术
最佳离焦量
Cramér-Rao下限
相位差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