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镰形棘豆经皮给药后,筛选其最佳抗炎镇痛有效组分.方法 分离提取镰型棘豆的生物碱、总黄酮、挥发油部位,并进行组合,利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法、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筛选镰形棘豆不同有效部位镇痛抗炎活性的最佳组分.结果 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有效部位组合物有更好的抗炎镇痛活性,其经皮给药后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90.22%;热板法实验中的镇痛率达87.85%;醋酸扭体法实验中镇痛率达73.23%,与阳性药效果相当.结论 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组合物通过经皮给药方式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活性.
推荐文章
镰形棘豆总黄酮有效组分软膏剂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镰形棘豆总黄酮
有效组分
软膏剂
药代动力学
藏药镰形棘豆药效学实验研究
藏药镰形棘豆
抗炎
镇痛
镰形棘豆中鼠李柠檬素抗炎作用研究
镰形棘豆
鼠李柠檬素
抗炎作用
动物模型
千根草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
千根草
抗炎
镇痛
活性部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镰形棘豆经皮给药后抗炎镇痛活性有效部位的筛选
来源期刊 安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镰形棘豆 经皮给药 抗炎镇痛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分类号 R2
字数 33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469.2011.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493 6368 38.0 53.0
5 陈志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56 306 11.0 14.0
7 瞿敏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4 4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2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镰形棘豆
经皮给药
抗炎镇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药
月刊
1009-6469
34-1229/R
大16开
合肥市包河区乌鲁木齐路15号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内食品药品检测技术大楼六楼
26-175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82982
论文1v1指导